【媒体界】12月8日消息,近日,一系列上市公司宣布股权变更,其中包括圆通速递、美凯龙、丽人丽妆等。阿里网络作为这些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因自身战略调整和实施存续分立,将所持股份转让给杭州灏月。与此同时,美年健康、千方科技、分众传媒、居然之家等公司也发布了类似的交易公告。
据媒体界了解,这一系列股权变更实质上是阿里对旗下参投企业进行梳理的开始。阿里网络通过将股权转让给杭州灏月,形成了一种左手倒右手的“换而不退”局面,仍然在实质上控制着这些阿里系公司。
然而,这一操作将阿里网络的主业和非主业业务分离开来,使得非主业企业如美凯龙、丽人丽妆的投资处境变得微妙。阿里强调聚焦主业,对非主业的态度可能发生变化。
阿里网络目前在A、H股还持有几家上市公司超过5%的股权,包括众信旅游、翱捷科技、联华超市、洪九果品、汇通达网络等。
这次股权变更可能是阿里对参投企业进行梳理的开始,但显然只是个开始。阿里网络可能在未来继续调整其庞大的投资版图,尤其是在当前战略调整的背景下,聚焦主业成为阿里的核心方向。
过去,阿里和腾讯在成为超级巨头后,通过资本手段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试图融入生态,获取新的增长。然而,如今在阿里启动“1+6+N”组织变革后,管理层强调聚焦主业,这意味着一场从扩张到收缩的战略调整正在进行。
对一级市场的梳理实际上是在区分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阿里网络可能通过尽快盈利或其他多种资本化方式,实现这些非核心业务的价值。
因此,阿里网络的股权转让可能是为未来的减持做准备。阿里早已开始减持一些公司,如商汤科技和光线传媒。对于被投企业,阿里的“刀”已经举起,只是还不清楚谁是需要砍掉的“旁支”。
在过去的几年里,阿里的投资并没有太多亮眼的表现。一些公司如高鑫零售、美年健康等在阿里系投资后表现并不理想。阿里的投资思维也在改变,可能更加偏向财务投资而非战略投资,增强了阿里系企业的独立性。
阿里之变可能引发一系列企业的发展困境,但长远来看,这也可能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阿里系企业需要应对失去阿里这棵大树带来的改变,但对于业务与阿里绑定较深的企业而言,寻找新的出路并非易事。这一变化或许标志着阿里系的重启或滑落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