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界
行业纵横 资讯速递 科技前沿 峰会论坛 企业快讯 商业快讯

RISC-V架构:汽车芯片领域的新势力,加速驶入未来?

2025-04-16来源:钛媒体APP编辑:瑞雪

在2025中国RISC-V生态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包云岗透露,人工智能与汽车领域正成为RISC-V架构的新兴舞台。尽管在汽车市场中,RISC-V架构的芯片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高算力SoC领域尚显稀缺,但在MCU领域,RISC-V正逐步崭露头角,预示着其上车之路已是大势所趋。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RISC-V在汽车市场的应用进程明显加快。长城汽车于去年9月成功点亮了基于RISC-V架构的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该芯片自2023年起研发,具备高算力、模块化设计等特点,预计将在今年三季度实现量产,五年内装车量将达到250万辆。同时,长城汽车正在自研ASIL-D安全等级的域控制器芯片。

紧随其后,东风汽车在2024年11月发布了RISC-V架构的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0,该芯片采用多核架构,主频高达350MHz,功能安全等级达到ASIL-D。其处理器IP来自全球首个通过ISO26262 ASIL-D产品认证的RISC-V CPU IP提供商芯来科技。

国芯科技也透露,2025年已启动基于RISC-V架构的高性能车规MCU芯片CCFC3009PT的设计开发工作。这一系列动态表明,RISC-V架构正在汽车市场逐步站稳脚跟。

今年3月,合肥举办了一场“汽车与RISC-V芯片技术融合研讨会”,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及多家芯片企业和投资机构参与其中,共同探讨RISC-V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会上,业界对RISC-V上车的期待之高,超乎想象。国际巨头英飞凌也宣布,未来几年将推出基于RISC-V的全新汽车微控制器,进一步推动RISC-V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RISC-V之所以能在汽车领域受到青睐,主要得益于其三大优势。首先,RISC-V的开源开放特性,让汽车产业链在自主可控方面更加安心。特别是在汽车芯片国产化需求迫切的背景下,RISC-V的开源优势降低了使用门槛,助力芯片国产化进程。其次,RISC-V的灵活定制特性,使其能够满足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过程中高度碎片化的需求。无论是MCU、CPU还是AI处理器,RISC-V的编程方式与工具链均保持一致,极大地提高了软件的复用性。最后,RISC-V在功耗、能效等方面表现出色,同等工艺、主频接近情况下,RISC-V核在性能、die size、功耗等主要指标上都优于ARM核。

然而,RISC-V上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目前,我国基于RISC-V的汽车芯片产品数量有限,且主要定位于中低算力应用场景。同时,RISC-V IP数量偏少、周边IP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了基于RISC-V的汽车芯片设计。车规级认证难、车载生态不完善等挑战,也是RISC-V上车需要克服的难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RISC-V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汽车与AI的深度融合,市场对多样化应用需求日益增强,RISC-V可定制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预计在未来5至10年内,RISC-V将在汽车领域实现大规模落地。车企作为产业核心,需与芯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协同创新,优化供应链体系,确保RISC-V芯片及相关软件能高效、稳定供应,共同推动RISC-V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