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界
行业纵横 资讯速递 科技前沿 峰会论坛 企业快讯 商业快讯

宠物新零售风起!60岁前阿里侯毅再创业,派特鲜生获1.8亿融资

2025-05-12来源:钛媒体APP编辑:瑞雪

在上海长宁区的一家新颖超市里,两只泰迪犬偶遇陌生的雪纳瑞,惊慌地吠叫起来,其中一只急得跳上了主人的大腿。主人笑着用上海话责备它:“侬组撒啦”,同时温柔地将它抱起,就像对待一个胆小的孩子。这家超市,便是近期备受瞩目的宠物食品新零售门店——派特鲜生(Pet&Fresh)的全国首店。

走进派特鲜生,你会发现这里“视宠为人”的氛围浓厚。宠物们穿着时尚的衣服,坐在特制的宠物推车里,享受着室内专属的“步行”时光。推车的挂钩上挂满了各种宠物零食:羊奶棒、洁齿骨、果蔬冻干等,琳琅满目。

这家占地仅200平方米的门店,货架上整齐摆放着罐头、主粮、零食以及宠物用品。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两个鲜食柜台。左侧是新鲜的生肉和蔬菜,顾客可以现场挑选并熟制成宠物餐;右侧则是各种制成品,如宠物专用的沙拉和蛋糕。

派特鲜生自试营业以来,便吸引了众多宠物行业人士和媒体的关注。不少“铲屎官”带着自家宠物前来探店、拍照、打卡,这里俨然成为了一个新型的宠物社交场所。派特鲜生的创始人侯毅,这位曾经的盒马创始人、前CEO,再次以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开辟了“宠物新零售”这一新赛道。

侯毅为派特鲜生设计了“折扣化+新零售+直播电商+B2C+B2B”的全面渠道战略。从“人货场”的角度来看,派特鲜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精准定位的消费人群——热衷“育儿式养宠”的高消费力年轻中产。他们愿意为宠物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对价格相对不敏感,更注重品质。

在货品方面,派特鲜生的“鲜食”是主打产品,陈列在显眼位置且仅供线下购买。还有自营和第三方货品构成的基础货盘。自营货品占比超过50%,涵盖了主粮、零食、罐头、用品等多个品类,主打“独特”和“质价比”。第三方货品则涵盖了市面上常见的宠物品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派特鲜生而言,场域是其着力打造的护城河。首店选址在海粟文化广场,这里宠物友好设施完善,是周边居民遛狗的好去处。派特鲜生的工作人员表示,尽管大多数货品都可以在线上购买,但仍有大量宠物主愿意带着宠物来逛超市。

派特鲜生的未来规划是构筑三大店型:宠物友好店、社区店、商场Mall店。宠物友好店作为旗舰店型,专注于线下场域的打造;商场Mall店则旨在提升品牌认知;社区店则开在高密度社区附近,是赚取利润的主力。

派特鲜生的出现,引发了我们对于宠物线下零售业态在中国是否成立的思考。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但有条件。线下零售的社交优势无可取代,派特鲜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通过宠物满足高净值养宠人群的社交需求。

然而,派特鲜生的模式是否成立呢?部分成立,但范围有限。它依赖于高效的冷链仓储技术和履约配送网络,同时要求养宠人群具备“鲜食喂养”的理念和与之相当的消费力,还要求所在地域具备“人宠友好”的城市生态。这些前置条件限制了派特鲜生的复制和推广。

尽管如此,派特鲜生仍然出现在了正确的时间。随着宠物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宠物食品品质要求的提升,鲜食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400亿元,而宠物鲜食的渗透率仅5%。

派特鲜生的主要卖点“鲜食”和“人宠友好”代表了市场演进的方向。然而,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店型尚未铺开、可复制性存疑、盈利状况尚不明朗等。在社交平台上,也有消费者对“鲜食喂养”理念表示质疑。

尽管如此,派特鲜生已经迈上了加速扩张之路。侯毅豪言要在2025年开出100家连锁店,希望派特鲜生能成为“上海宠物食品第一品牌”。夜色降临,上海的宠物们在广场上悠闲地游荡,它们或许不知道,自己的口腹之欲正滋养着多少创业者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