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界
行业纵横 资讯速递 科技前沿 峰会论坛 企业快讯 商业快讯

过期撕拉片炒出天价,富士影像在中国缘何火爆?

2025-05-20来源:钛媒体APP编辑:瑞雪

近期,一种名为“撕拉片”的古老摄影技术突然在年轻人中走红,其价格也随之飙升,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这种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相纸,以其独特的成像方式和怀旧质感,吸引了众多明星和网友的追捧。

撕拉片的特点在于,每次拍照后,拍摄者需要手动将相纸从相机中拉出,经过显影和定影过程后,再撕下负片,最终得到一张具有独特质感的实体照片。尽管操作繁琐且废片率高,但正是这种不完美和独特性,让撕拉片在数字化时代焕发了新的生机。

据了解,撕拉片的生产商之一富士,早在2016年就已经停产了最后一款撕拉片相纸FP-100C,而现有的撕拉片大多是过期产品。然而,这并未阻止其价格的飙升。原价70元一盒的撕拉片,在二手市场上最高已被炒至7000元,甚至出现了1.54万元/3盒的高价。相比之下,一瓶飞天茅台的价格也显得逊色不少。

撕拉片的走红,离不开明星效应的推动。近期,多位明星在微博和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使用撕拉片拍摄的照片,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模仿。一时间,撕拉片成为了时尚和潮流的象征,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和追捧。

随着撕拉片的走红,其背后的产业链也逐渐浮出水面。由于市场需求激增,一些照相馆开始提供撕拉片拍摄服务,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这些照相馆通常提供特定的拍摄风格和场景,让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撕拉片的独特魅力。

然而,撕拉片的走红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这是资本精心策划的复古陷阱,旨在利用怀旧情绪推高价格;也有人认为,这是人们在速食时代下的应激反应,对机械时代质感的怀念和追求。

在这场撕拉片热潮中,富士再次成为了焦点。作为曾经的胶卷市场巨头之一,富士在传统影像业务上并未完全放弃,反而通过涨价和饥饿营销等手段,成功地将胶卷定位为面向小群体摄影发烧友的奢侈品。这种策略不仅让富士在数码浪潮中得以生存,还让其在中国市场焕发了新的生机。

据富士的财报显示,其影像业务在中国和欧洲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这背后,离不开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和复古美学的兴起。在数字化和高压环境下,年轻人对怀旧和独特性的追求愈发强烈,而富士的影像产品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

撕拉片的走红,不仅是一次消费狂欢,更是对机械时代质感的怀念和追求。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人们渴望通过实体照片来承载回忆和情感,而撕拉片以其独特的成像方式和质感,成为了这种需求的完美载体。尽管撕拉片的价格高昂,但仍有大量年轻人愿意为之买单,享受这种独特的摄影体验。

随着撕拉片的走红,富士的影像业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富士将继续推出更多具有独特质感和审美价值的影像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而撕拉片,也将成为富士在中国市场的一张亮丽名片,引领复古美学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