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看股份公布了其2024年度财务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揭示了公司在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和最新发展动态。
根据报告,海看股份在2024年全年实现了9.79亿元的总营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亿元,净利率超过40%。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增长7.45%,净利率更是突破50%。尽管整体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甚至出现轻微下滑,但公司的盈利能力依然强劲。
海看股份的核心业务IPTV(互联网电视)持续为公司带来稳定收入,占比超过95%。其中,IPTV基础业务在2024年收入达到7.95亿元,几乎与上一年持平;而IPTV增值业务收入为1.39亿元,同比下降14.61%。这一变化可能与广电总局对电视“套娃”收费的整治有关。尽管面临一定的挑战,公司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净利率。
在业务拓展方面,海看股份积极进军微短剧市场,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八爪互娱。然而,该业务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2024年全年净利润仅为1758.88元。尽管如此,海看股份在微短剧领域的布局并未止步。公司与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创合作,共同打造了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该基地在2024年全年服务了超过100个剧组,拍摄了102部短剧。
在微短剧业务的渠道建设上,海看股份依托其IPTV资源,在大屏端开通了短剧专区,并与多个省份的IPTV/OTT平台合作,实现了“大屏+小屏”的多端联动。在大屏端,公司凭借4500多万山东家庭用户的精准覆盖能力,尤其是中老年观众群体,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然而,在小屏端,尽管公司推出了“章鱼小剧场”微信小程序、抖音小程序以及“海看剧场”APP等渠道,但由于剧目数量有限且缺乏足够的推广投入,其存在感相对较弱。
内容创作方面,海看股份作为广电系企业,充分发挥其优势,重点布局“微短剧+”模式,打造普法短剧厂牌,并在微短剧+品牌、微短剧+非遗等方向进行探索。公司参与出品了多部普法、反诈、文旅以及AI青春甜宠等题材的微短剧,但自主拍摄的竖屏微短剧数量有限,更多的是引入二轮版权剧。
海看股份在微短剧市场的布局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如拥有稀缺的视听牌照、精准的用户覆盖能力等。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微短剧行业对投流、用户运营、数据分析等互联网能力的依赖,海看股份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作为后来者,公司在移动端缺乏竞争力,同时在编剧、运营人才储备上存在一定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