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奢侈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再次成为市场焦点,起因是彭博社报道了其控股股东贝恩资本正考虑出售所持股份的消息。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贝恩资本自2013年起便成为加拿大鹅的控股股东,陪伴品牌走过了长达12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贝恩资本不仅为加拿大鹅注入了大量资金,还推动了品牌的上市进程,助力其从一个小众户外品牌成长为国际知名的奢侈时尚符号。然而,如今贝恩资本却萌生了退意,这背后既有私募基金运作周期的考量,也反映出加拿大鹅近年来业绩增长放缓、品牌光环褪色的现实。
在全球奢侈品消费降温、中国市场热度下滑的背景下,加拿大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据彭博社透露,贝恩资本已与财务顾问合作,评估出售所持加拿大鹅股份的选项,目前仍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加拿大鹅和贝恩资本方面均未对此置评。
作为昔日资本市场的宠儿,加拿大鹅上市初期表现亮眼,股价一度飙升至每股72美元的高点,市值突破78亿美元。然而,自2019年起,公司业绩增速开始放缓,股价也随之一路震荡下挫,较峰值跌去逾80%。这一变化让资本市场的热情逐渐冷却,投资者对加拿大鹅的未来增长前景产生了质疑。
面对增长困境,加拿大鹅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他们努力突破季节和品类局限,逐步从单一产品线扩张为四季皆宜的生活方式品牌。同时,加拿大鹅还显著降低了对批发经销的依赖,加强直营门店和官方电商的布局。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立即扭转业绩颓势。
中国市场曾是加拿大鹅全球增长的引擎之一。自2018年正式进入中国开设首店后,加拿大鹅迅速成为现象级单品,一度引发排队抢购潮。然而,随着品牌热度趋于常态,加上经营问题和声誉受损因素交织,加拿大鹅在中国的增长出现裂缝。高密度的门店布局并未带来相应的销量增长,反而暴露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水土不服”。
本土高端羽绒服品牌的快速崛起也给加拿大鹅带来了巨大压力。波司登等国产品牌通过联名设计、时装周走秀等方式刷新形象,旗舰款定价已上探至数千元甚至破万,与加拿大鹅的价格鸿沟显著缩小。部分中国消费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国货”或其它轻奢户外品牌,加拿大鹅昔日作为身份象征的地位正被新的审美和消费趋势所取代。
如果此次贝恩资本成功出售所持股份,对加拿大鹅而言可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方面,控股股东变更将缓解投资者对大股东未来抛售所带来的市场压力,提升二级市场对加拿大鹅股票的信心。另一方面,新股东进入或为加拿大鹅注入新资源和战略协同,加速其转型升级。
然而,要想扭转业绩颓势,加拿大鹅还需作出更多改变。他们需要丰富产品矩阵,降低季节依赖;创新营销方式,赢回年轻消费者;深耕中国市场,依据当地消费者喜好调整产品款式和库存。在贝恩资本即将谢幕之际,加拿大鹅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未来能否走出低谷,重塑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还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