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界
行业纵横 资讯速递 科技前沿 峰会论坛 企业快讯 商业快讯

无招重回钉钉,能否重拾产品初心,引领新变革?

2025-04-22来源:钛媒体APP编辑:瑞雪

在钉钉的内部世界中,一场由创始人无招引发的变革风暴正席卷而来,距离他重回钉钉尚不足一月。这场风暴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月初钉钉对考勤制度的严格执行,据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的爆料,无招正力推钉钉回归初创时期的奋斗精神。传闻中的通知要求员工参加早会、晚总结,下午1点15分后必须进入工作状态,且上班期间禁止使用手机浏览微信等私人应用。

然而,这只是变革风暴的前奏。据36氪近期报道,无招回归后,已在钉钉内部掀起了一场涵盖产品设计、排查及整改的全面变革。他重新定义了钉钉的首要任务,即产品和客户体验,要求所有产品团队和设计师对产品体验链路进行全面审视。这一要求下,钉钉原有的商业化路径也在悄然改变。有钉钉员工透露,无招正要求员工对钉钉的所有付费路径进行调研,上周已有数个产品功能下架整改,多个付费墙被撤下。

无招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预示着钉钉将进入一段长期的动荡与变革期。但变革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变革的方向和节奏。对于成熟公司或成熟业务而言,最危险的情况往往是不变或巨变。钉钉当前的变革,某种程度上处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态”,无招的动作虽然迅猛,但整体上仍在战略调整的合理范畴内。

然而,变革信号的强烈释放,也为钉钉的未来走向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回顾无招被调离钉钉前后的钉钉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钉钉定位与方向的转变。在无招时代,钉钉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强调产品导向。但随着钉钉规模的扩大,阿里看到了钉钉带动云业务增长的可能性,于是“云钉一体”战略应运而生。叶军接替无招成为钉钉CEO后,钉钉的to B基因增强,与阿里云的融合加速,目标客户也逐渐转向中大型企业。

叶军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钉钉早期的规模化路线,将核心指标从DAU转向收入和活跃企业数等,加速商业化进程。然而,随着钉钉规模的扩大,其也逐渐变得臃肿,回到了阿里擅长的运营逻辑,而不再是产品导向。无招的回归,无疑是对过去几年钉钉发展方向的一次反思与调整。

无招的变革措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管理上的严格要求,将个人强硬的管理风格带回钉钉;二是放慢商业化步伐,重回产品导向。他要求员工全面排查产品体验链路,以“暗访”形式拜访客户吸收意见,并对钉钉的所有付费路径进行调研。这些措施表明,钉钉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方向,试图找回初创时期的产品精神和客户导向。

在AI时代来临之际,阿里的全面拥抱和大力投入姿态明显。夸克和钉钉分别作为阿里在to C和to B领域的尖刀产品,承载着重要的使命。无招的回归和吴嘉被委以重任,本质上都是阿里在布局AI时代的关键举措。在推进“AI to B”的过程中,钉钉的迫切程度显然更高。传统SaaS要想不被颠覆,必须拥抱AI、被AI重构。钉钉过去几年的全面PaaS化,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变革。

在AI浪潮的推动下,钉钉、飞书、企微等协同办公平台都在加速接入大模型,以追赶这波浪潮。钉钉率先在业内尝试大模型收费,推出了“AI助理”市场等创新举措。然而,所有玩家都知道潮水的方向,但具体该如何到达仍在摸索中。他们同时也不得不提防新的竞争对手,如金山办公等。依托在文档侧的优势,金山办公杀入协同办公赛道,对钉钉等构成了挑战。

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钉钉越是需要放下过去的包袱,如盈利目标、大客户数量等。从过去半个月的变化来看,迎回创始人无招后,钉钉的焦虑和野心已经显而易见。无招正带领钉钉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方向,试图在AI时代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和竞争力。

对于钉钉而言,这场变革不仅是对过去发展方向的反思与调整,更是对未来竞争力的重塑与提升。无招的回归和一系列变革措施的实施,无疑为钉钉的未来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但无论如何,变革总是为了更好的未来,钉钉能否在AI时代再次赢得胜利,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这场变革中,钉钉的员工们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他们不仅需要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和工作节奏,还需要积极参与到变革中来,为钉钉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无招的回归和变革措施的实施,无疑激发了员工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钉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变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钉钉在变革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平衡商业化进程和用户体验?如何保持创新力和竞争力?这些都是钉钉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变革已经开始,钉钉正在向着更好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