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以“我们的能源,我们的地球”为主题,将全球目光聚焦于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在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变革中,两轮电动车行业作为城市短途出行的减碳主力,成为推动绿色出行、重构能源体系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3.5亿人在使用两轮电动车这样低排放的交通工具,每年节约碳排放近2000多万吨。
电动两轮车的普及,不仅是交通方式的革新,更是民生改善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4月8日,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突破300万辆,累计有330万名消费者申请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累计申请补贴22.7亿元。这一数据背后,既是广大消费者对降低出行成本的迫切需求,也是对绿色生活方式的高度认同。
政策赋能×场景创新:雅迪激活春日绿色消费新图景
电动两轮车正改变着中国的出行方式。今年春季,在踏青赏花与短途出游热潮的推动下,两轮电动车成现象级出行载体。其中,雅迪摩登系列以“复古美学+10重安全防护”的产品优势精准捕捉女性用户对颜值与安全的双重需求,不仅化身为年轻人春日骑行的时尚单品与出片神器,还在全国各大城市掀起“骑电动车赏花”的风潮;而冠能系列则凭借长续航技术,与露营、短途游等场景深度融合,极大拓展了用户在城市与自然中的探索空间。

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进一步放大了绿色出行势能。2025年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明确安排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升级,雅迪率先响应,推出“国补+企业让利”双重补贴,加速老旧电动车置换,用户凭旧车最高可享受千元置换补贴,叠加地方消费券,实现真正的“0门槛换新”。政策红利配合春季焕新需求推动雅迪各门店迎来了一波显著抢购热潮,尤其是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摩登系列,据雅迪南京门店负责人3月份透露,雅迪门店日均客流量持续上升,部分热门车型需预约提货。

从技术突围到产业协同,打造能源革命样本
续航焦虑与充电安全曾是制约电动两轮车普及的核心痛点。作为行业技术领航者,雅迪以“三电技术革命”破局,不仅打破用户出行续航焦虑和行业发展瓶颈,更是重构了一场绿色出行革命。
雅迪首创的石墨烯电池,将循环寿命提升至普通铅酸电池的3倍,支持1小时快充,搭载该技术的冠能系列上市即热销,成为行业首个突破千万台销量大关的单系列车型。更具前瞻性的是,雅迪率先布局钠离子电池“以换代充”模式,既解决了电池充电“又快又好”的问题,还将大数据实时监测引入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当中。至此,雅迪构建起石墨烯铅酸电池、碳纤维锂电池、钠电池“三驾马车”并行的新能源生态,推动行业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技术的突破使雅迪成为行业技术革新的标杆,也让雅迪在引领全球产业发展之路上发挥着更大的效能。雅迪联合上下游企业主导制定行业碳足迹标准,依托全球9大产研基地,在孵化出多项专利技术的同时,推动着电动车行业从材料研发到制造工艺的绿色升级。迄今,雅迪已参与完成电动自行车碳足迹标准制定、推进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碳资产管理、体系标准化制定等,并接连收获了全国首个企业碳标签评价证书,获评国内首批“行业碳标签体系建设执旗行动单位”等称号,引领整个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坚持长期主义,重构绿色出行生活方式
除了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雅迪也在不遗余力的向用户传递着绿色出行理念。雅迪自2017年开始举办717骑行节,通过音乐节、骑趣挑战等全新的品牌沟通方式与用户玩在一起,大力倡导绿色骑行、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截止去年,雅迪已连续举办8届717骑行节,成功将其打造为全球绿色骑行IP活动。
此外,在雅迪冠能2023超级旗舰全球发布会上,雅迪携手全球用户共同启动“一棵沙棘,绿一片荒漠”公益活动,捐资种植沙棘7000棵,占地63亩,被授予“中国绿化基金会幸福家园公益伙伴”称号;携手央视新闻开展“风行青爱的城”公益活动,向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捐赠雅迪电动车,为环境守护贡献力量。
这种长期主义同样体现在雅迪的用户服务体系中。依托完善的门店零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雅迪成立了行业首个废旧铅酸电池绿色回收联盟,联动全球超4万家门店开展废旧电动车、电池折价,助力减少碳排放累计超过633亿千克,相当于种植环保树超31.6亿棵,为全球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雅迪的实践揭示了一条清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技术敬畏自然,用普惠激活行动。从石墨烯电池到钠电生态,从国补政策到骑行节IP,雅迪将技术普惠与生态责任深度融合,推动绿色出行从政策倡导转化为全民实践。在这场“车轮上的绿色叙事”中,雅迪正以领军者之姿,将低碳升级贯穿于从生产到用户的全链路流程,助力全球生态绿色低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