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界
行业纵横 资讯速递 科技前沿 峰会论坛 企业快讯 商业快讯

AI ISP芯片成新焦点,国内厂商纷纷入局能否带来画质新飞跃?

2025-03-24来源:钛媒体APP编辑:瑞雪

近期,业内传闻字节跳动正在研发的AI智能眼镜项目,正考虑采用恒玄2800搭配研极微的ISP芯片方案,尽管这一选择尚未最终确定。AI智能眼镜的核心在于SoC芯片的选择,它直接决定了产品的体验上限。例如,meta的Rayban眼镜采用的是高通AR1芯片方案,但为了满足拍摄功能,还需额外搭载ISP芯片。

ISP芯片,即图像信号处理器,并非新鲜事物,但在AI智能眼镜领域正逐渐受到重视。ISP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原始图像信号,与CMOS图像传感器相辅相成。CMOS传感器如同人类的视网膜,负责捕捉光线,而ISP则相当于大脑皮层中处理视觉信息的部分。

近年来,随着手机厂商自研芯片的热潮,ISP芯片成为了焦点之一。vivo自2021年推出自研ISP芯片V1以来,已迭代至第三代;小米也推出了自研ISP芯片澎湃C1。ISP芯片对图像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在同等CMOS条件下,优秀的ISP芯片可使图像质量改善10%~15%。

ISP芯片分为集成和独立两种类型。集成ISP是将ISP功能集成在SoC处理器中,如高通骁龙系列和英伟达Tegra系列。而独立ISP芯片则独立于SoC存在,虽然成本较高,但运算能力和成像质量更优,且可根据需求定制,与相机其他组件的契合度更高。

在AI眼镜领域,高通AR1芯片虽然性能强大,但价格高昂。因此,恒玄等MCU搭配MTK或独立ISP芯片的方案成为了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外挂ISP芯片的方案不仅成本低廉,还具备低功耗长续航的特点。据XR Vision Pro报道,通过调校ISP芯片,可以达到接近高通AR1的拍摄效果,且整体BOM成本可控制在千元以内,零售价可做到1500元以下。

目前,国内多家企业都在涉足ISP芯片领域。海思从麒麟950开始,就在SoC中集成了自研的ISP模块。而星宸科技作为联发科间接持股的企业,其ISP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安防、智能车载等领域。富瀚微、恒玄科技等也在ISP芯片领域有所布局。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AI ISP芯片正逐渐成为新的焦点。AI ISP将人工智能算法与ISP技术深度融合,能够实现对图像内容的智能分析和处理。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全球ISP芯片市场销售额将持续增长,其中AI ISP的应用前景广阔。

AI ISP在低光成像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显著提升信噪比。华为海思推出的“越影AI ISP”在低照场景下图像信噪比提升了4倍。全志科技、国科微、爱芯元智等企业也在AI ISP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技术已应用于智能电视、智能安防、智能车载等多个领域。

以全志科技为例,其AI ISP技术已应用于多款芯片产品中,实现了AI降噪功能的高效运行,并在客户产品中实现了量产落地。国科微的4K AI视觉处理芯片也搭载了自研AI ISP,能够在极低照度下对图像进行全方位优化和增强。

爱芯元智和飞凌微等企业也在AI ISP领域有所布局。爱芯元智的“爱芯智眸”采用了混合精度、存算一体的架构设计,能够在有限功耗下达到高算力。飞凌微发布的AIoT应用系列高性能端侧视觉AI SoC芯片A1也集成了自研的AI ISP部分。

随着AR、VR、显示技术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画质的要求将不断提升,这将推动AI ISP技术的进一步革新。同时,AI ISP所引领的技术难度降低和成本下降,也将为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