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界
行业纵横 资讯速递 科技前沿 峰会论坛 企业快讯 商业快讯

奇瑞IPO长跑终局,新能源转型焦虑能否借市化解?

2025-03-20来源:钛媒体APP编辑:瑞雪

奇瑞汽车,这家在中国汽车行业中拥有悠久历史的车企,终于迈出了向资本市场冲刺的关键一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这一举动标志着奇瑞在经历了多次IPO尝试失败后,终于决定踏上资本市场的征途。

回顾奇瑞的上市之路,可谓充满波折。早在2004年,奇瑞就首次表达了上市的意愿。然而,2008年融资环境的恶化让这一计划搁浅。此后的多年里,奇瑞多次尝试上市,包括2009年引入战略投资者、2015年旗下奇瑞徽银冲击港股和A股、2016年奇瑞新能源尝试借壳上市,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2019年,奇瑞推行混改,引入外部资本,才为上市扫清了一些障碍。

如今,奇瑞的招股书揭示了这家汽车巨头的“真容”。从财务数据来看,奇瑞的营收和净利润在过去三年都实现了快速增长。2022年至2023年,奇瑞的营收从926.18亿元增长到1632.05亿元,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长到104.44亿元。在2024年前九个月,奇瑞的营收和净利润也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这样的业绩,即便在整个汽车行业中也是相当罕见的。

然而,在亮眼的财务数据背后,奇瑞的业务结构问题也暴露无遗。从各板块的经营情况来看,奇瑞的燃油车业务占据主导地位,而新能源车业务的发展明显滞后。2022年至2024年前九个月,燃油车的营收占比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新能源车的营收占比则相对较低。这种“燃油车强、新能源车弱”的业务格局,对于奇瑞来说无疑是一个隐忧。

奇瑞在海外市场上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自2003年以来,奇瑞已经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乘用车出口量第一。在2024年前九个月,奇瑞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的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一,在北美及亚洲(中国除外)的销量位列第二。海外市场为奇瑞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22年至2024年前九个月,海外市场收入占奇瑞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然而,过于依赖海外市场也让奇瑞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一旦海外市场出现波动,对奇瑞的业绩将产生较大影响。随着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关键转折点,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奇瑞在新能源转型上的落后也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隐患。如果不能加速追赶,奇瑞在未来的竞争中可能会处于不利地位。

正是出于对新能源转型和海外市场依赖的担忧,奇瑞对于上市的渴求越来越高。在今年的奇瑞2025年度干部大会上,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将企业高质量上市列为公司首要任务。上市将为奇瑞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助于其加速新能源转型和拓展国内市场。

然而,上市并非一劳永逸。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奇瑞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优化业务结构,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奇瑞也需要关注国内市场的变化,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实现销量的持续增长。

奇瑞还需要加强与国际车企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奇瑞汽车的上市之路虽然曲折,但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未来的发展中,奇瑞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优化业务结构,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加强与国际车企的合作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汽车巨头。

智慧生活,创享美好,松下万食炉DS59获AWE2025艾普兰奖
2025年3月20日-23日,全球家电及消费电子产业的盛会——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AWE”)在上海隆重举行。本届展会聚焦智能家居与健康生活场景深度融合的前沿技术、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超千家行业知名品牌齐聚上海参展。展会期间,备受业界关注的AWE艾普兰颁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