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界
行业纵横 资讯速递 科技前沿 峰会论坛 企业快讯 商业快讯

星巴克中国第一财季营收微涨,同店销售额下滑6%如何应对?

2025-01-29来源:新浪财经编辑:瑞雪

星巴克近日发布了其2025财年第一财季的业绩报告,该财季截止于2024年12月29日。据报告显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星巴克在该财季依然实现了总收入93.9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并且这一成绩超出了市场预期。然而,在营业利润和净利润方面,星巴克则出现了下滑,分别同比下降了24.5%和23.8%,达到11.22亿美元和7.81亿美元。尽管如此,每股收益为0.69美元,仍超出了市场预期,但同比下降了23.3%。

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在财报发布时表示,尽管公司正处于转型初期,但他们已经迅速采取行动,实施了“重返星巴克”计划,并已经看到了积极的反馈。尼科尔认为,这一计划是解决公司根本问题、恢复品牌信心以及实现业务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战略。

在股市方面,星巴克的表现相对稳定。截至财报发布日的美股收盘,星巴克股价报100.41美元/股,微涨0.39%,盘后股价也继续上涨0.26%。自尼科尔去年8月上任以来,星巴克的股价已经上涨了近三成。

在业务调整方面,星巴克正在积极推进“重返星巴克”计划。为了改善店内体验,公司推出了新的咖啡馆服务标准,并将免费续杯的热咖啡、冰咖啡和茶扩大到了更多的门店。同时,为了重振业务,星巴克也削减了优惠活动,使得折扣交易同比减少了40%。

首席财务官Rachel Ruggeri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随着公司的转型,预计将产生一些短期的重组费用,包括遣散费和相关福利。同时,她也透露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之前已经暂停发布,预计由于季节性因素、组织调整以及投资增加等原因,新财年第二财季的每股收益和营业利润率将是最低的。但预计在下半年,每股收益将会有所改善。

财报还指出,第一财季的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了390个基点至11.9%,这主要是由于去杠杆化以及支持“重返星巴克”计划的投资所致,这些投资包括门店员工的工资、福利和工时,以及取消非乳制奶定制的额外费用。

在未来规划方面,尼科尔表示,星巴克计划到2025财年结束时,将门店内的饮料和食物种类减少大约30%。公司还正在试行一种新的店内优先排序算法,并探索其他技术投资,以改善订单排序和柜台后的工作效率。在未来18个月内,星巴克还计划在美国门店中全面部署数字菜单板和咖啡厅。

针对中国市场,尼科尔表示,他最近对中国进行了首次市场访问,并亲眼见证了星巴克的品牌实力、团队以及提供的优质客户体验。他认为,中国市场充满了活力和未来的机遇,并表示公司正在考虑一些短期的改变,以稳定和加强在中国的业务。同时,星巴克也在继续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在中国市场的增长。

在门店扩张方面,财报显示,星巴克在第一财季净开设了377家新店,使得门店总数达到40576家。其中,53%为公司直营店,47%为特许经营店。截至第一季度末,美国和中国的门店占星巴克全球门店总数的61%,其中美国有17049家门店,中国有7685家门店。

在营收方面,中国地区在第一财季实现了7.44亿美元的营收,同比上涨1%。然而,同店销售额却下降了6%,这主要是由于平均售价下降了4%以及同店交易量下降了2%所致。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星巴克依然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并表示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和发展力度。

孙宇晨的而立之年:争议未远,传奇已立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总是和“高调”画上等号,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们走在了前面。7月30日,孙宇晨迎来了自己的35岁生日。从那个一袭西装、在电视镜头前喊出“让区块链改变世界”的年轻人,到今天手握波场TRON、HTX等庞大加密帝国的掌舵者,孙宇晨依然是这个行业最具话题

2025-07-31

三分钟读懂地暖机舒适家3.0的演变历程
如果说,一个人对家的理解,是从“温饱”走向“温度”;那么,一个时代对居住的定义,也正悄悄地从“遮风避雨”走向“恒温恒湿、安静健康、节能智慧”。房子,不只是钢筋水泥,更是能不能抵御严寒、调节湿度、维持空气清新、带来舒适睡眠的空间。热立方,22年来始终围绕

2025-07-30

上海春贺贸易:严选日料食材 搭建地道风味与生活的桥梁
上海春贺贸易专注于日料食材的甄选与供应,以 “传递纯粹日式风味” 为核心,聚焦纳豆、日式咸菜、日式即食小菜(含鱼子酱),冻生鱼片、刺身、成品、半成品、包括味增汤、拉面/乌冬面汤底、火锅底料等各种调味料,通过严格的选品标准与丰富的品类组合,让地道日料食材走

2025-07-29

热立方地暖机舒适家3.0:让家成为永不掉线的温暖避风港
一、当极端气候成为日常盛夏酷暑,断电瞬间,空调停摆,热浪如猛兽般瞬间吞噬房间的每一丝凉意,汗水浸透衣衫,烦躁席卷身心;数九寒冬,供暖中断,寒意刺骨,温暖仿佛从未存在过。在气候日益极端、能源挑战加剧的今天,我们对“舒适”的期待,已不止于日常的冬暖夏凉,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