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界
行业纵横 资讯速递 科技前沿 峰会论坛 企业快讯 商业快讯

外卖“三国杀”升级,京东入局能否撼动美团饿了么双巨头地位?

2025-04-19来源:钛媒体APP编辑:瑞雪

近年来,外卖行业的竞争愈发白热化,这一趋势自2008年饿了么创立首个外卖平台以来便未曾停歇。早期市场中,饿了么、美团、大众点评外卖及百度外卖四分天下,而近年来,滴滴外卖、抖音外卖及京东外卖等新玩家相继入局,使得战场更加硝烟弥漫。

近期,京东与美团在外卖业务上的交锋尤为引人注目。两大平台不仅在骑手社保缴纳、商家扶持及佣金问题上针锋相对,更有京东创始人与美团外卖CEO亲自下场,正面交锋,火药味十足。尽管饿了么在这场“三国杀”中尚未正面迎战,但作为首家外卖平台且背靠阿里集团,其市场份额仅次于美团,仍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外卖行业之所以竞争如此激烈,专家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餐饮外卖作为高频交易品类,能有效提升平台用户活跃度和粘性,用户每日两餐至少需要打开平台两次。另一方面,外卖构建的即时城配体系有望实现“送万物”的终极目标,对B2C电商平台构成巨大竞争压力,这也是京东不惜一切代价进军外卖领域,与美团硬碰硬的原因。

京东与美团的这一战,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两者均以物流优势起家,电商平台属性相似。而美团闪购的即时零售业务近年来迅速崛起,不仅超越了京东秒送,更通过签约知名品牌、拓展平台仓(美团闪电仓)等策略,快速渗透到京东的3C数码、家电及超市快消品等优势品类。同时,美团自营的小象超市日益壮大,对京东的自营模式构成挑战,京东的基本盘正被美团不断侵蚀。

面对这一局势,京东必须在美团闪购和自营业务突破万亿规模之前采取有效应对策略。进军外卖业务,无疑是以攻为守的最优解。通过全力杀入美团的基本盘,京东旨在减缓美团即时零售业务的发展,同时为自身即时零售业务争取时间,并抢夺美团的骑手和商家资源。

然而,美团和饿了么在外卖市场的地位似乎坚不可摧。十几年来,两者历经无数强大竞争对手的挑战,但最终都能屹立不倒。从近期公布的外卖数据来看,京东外卖虽增速迅猛,但市场份额仍主要由美团和饿了么占据。美团2024年财报显示,外卖业务即时配送日订单量峰值达9800万单,活跃商户数增至1450万。阿里集团财报则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包括饿了么和高德在内的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2%。而京东外卖虽在迅速扩张,但仍需时日才能与两大巨头抗衡。

外卖平台的经营难点在于,它是一个由消费者、商家、骑手组成的多边市场。餐饮行业的“有限供给”特性,使得新外卖平台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发展壮大。餐饮商家受限于菜品原料供应、店员人手、门店经营时间等因素,无法像工业化生产那样快速扩产。因此,新外卖平台既无法在短期内突破“有限供给”,又面临与成熟外卖平台直接竞争抢夺成熟商家的压力。

“峰值即配”是外卖平台的另一大经营难点。餐饮外卖每天处于“峰值消费”状态,对外卖平台的即时配送能力提出极高要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外卖平台需投入大量技术和资金开发调度系统,并建立强大的线下运营体系。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资源的积累,难以一蹴而就。

尽管如此,京东仍坚定进军外卖市场。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及CEO许冉均表示,京东做外卖是认真的,且是一个长期的布局。对于京东而言,外卖业务不仅能提高用户在京东的访问频次、获取新用户和骑手商家资源,还能抵御美团对基本盘的竞争。因此,这场外卖“三国杀”必将是一场持久战,也将推动外卖行业的进一步升级。

与京东不同,抖音曾尝试外卖业务,但并未自建团队拓展商家和招募骑手,而是通过与饿了么合作获取资源。抖音的内容基本盘稳健,无需依赖外卖业务提高用户访问频次和在线时长。而京东则需在资金和人力投入上更加谨慎,以解决“有限供给”和“峰值即配”的两大难点。

随着京东外卖的加入,外卖行业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复杂。饿了么虽历经多次竞争,但仍不惧新对手。而京东的自营电商模式结合外卖业务,有望为行业带来创新突破。一是进一步提升行业效率,降低商家和平台的经营成本;二是推动各大平台进入生态协同体系的竞争阶段;三是加速无人技术和AI技术在外卖行业的应用。

美团、饿了么及京东外卖均在无人技术和AI技术上投入巨大。美团的自动配送车和无人机配送业务已累计完成数百万单。饿了么也在多年前启动了无人机送餐服务。而京东在B2C领域的无人技术和AI技术应用已日益成熟,未来有望在外卖业务上实现突破。

在这场新的外卖“三国杀”中,美团和饿了么同样受益。京东在零售业务的影响力和推广能力,将提升美团和饿了么在即时零售领域的知名度和“送万物”的购物心智,降低用户和商家教育成本,共同推动即时零售这一新零售模式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