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科技浪潮中,AI算力芯片领域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寒武纪(股票代码688256.SH),以其625元的股价和2609.1亿元的市值,在A股市场独占鳌头,Wind数据显示其股价在过去一年内飙升了387.55%,远超科创100指数的-8.56%表现。
然而,寒武纪的辉煌并非AI算力芯片行业的全部。在国内,还有一批潜力巨大的企业尚未登陆资本市场,如壁仞科技、天数智芯、燧原股份、摩尔线程和沐曦等,它们均已在上市辅导阶段,蓄势待发。这些企业正努力填补国内AI算力芯片市场的空白。
AI算力芯片主要分为GPU(图形处理器)、AI ASIC(人工智能专用处理器)和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三大类。其中,GPU领域的佼佼者包括壁仞科技、天智数芯、摩尔线程和沐曦等;而在AI ASIC领域,华为海思昇腾、燧原股份、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和比特大陆等企业表现抢眼。尽管寒武纪在招股书中将自己定位为通用型智能芯片厂商,但在多份券商和咨询机构的报告中,其产品仍被归类为ASIC。
那么,GPU与ASIC芯片究竟有何不同?据国泰君安证券研报分析,AI芯片主要分为通用型(GPU)、半定制型(FPGA)和定制型(ASIC)三种。GPU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著称,但成本和功耗较高;FPGA则以其灵活性见长,计算能力相对较弱;而ASIC体积小、功耗低,适合量产,但研发周期长、不可编辑,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芯片类型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燧原科技等企业的芯片可能更偏向于DSA(领域专用架构),这是一种介于传统ASIC和GPGPU之间的技术路径。DSA芯片旨在结合ASIC的高性能和GPGPU的编程灵活性,专为特定领域的计算需求设计,如泛安防和自动驾驶等。这种芯片架构在性能和灵活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成为ASIC和GPGPU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进入2024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四大AI算力厂商——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相继启动IPO辅导,预示着A股AI算力芯片板块将迎来新的扩容。这些企业的创始团队背景强大,分别来自AMD、英伟达等全球芯片巨头,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研发实力。
在GPU与ASIC的路线之争中,两者各有千秋。GPU以其通用性和灵活性著称,适用于执行多样任务;而ASIC则专注于特定应用或运算,性能卓越但灵活性较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GPU和ASIC都有各自的目标市场和应用场景。未来,随着AI技术的广泛落地,推理市场规模有望大幅超过训练环节,成为AI ASIC的主战场。
除了芯片本身的发展外,国内厂商还在积极布局软件生态和“运力”领域。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算力”“存力”和“运力”需求的快速增长。然而,国内厂商在软件工具链和开发者生态方面尚待补强。在“运力”方面,国内企业如国数集联等正在积极研发CXL高速互联技术,以弥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异构计算也成为未来AI算力芯片发展的重要趋势。天数智芯、壁仞科技等企业正在积极推动异构计算生态的发展,通过整合不同架构的芯片来加速训练和推理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和性能。这种异构计算模式有助于打破算力孤岛,加快国产GPU的落地迁移,助力国产大模型的推广和应用。
在边缘侧,AI PC的发展也备受关注。随着AI在PC端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对算力需求剧增。将AI算力芯片作为单独的“外挂”芯片搭配在AI PC中已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便于用户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升级AI性能,同时也有助于降低PC整体成本,促进AI技术在PC领域的普及。
国内AI算力芯片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仅有寒武纪这样的龙头企业引领市场潮流,还有众多潜力巨大的未上市企业蓄势待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国内AI算力芯片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