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界
行业纵横 资讯速递 科技前沿 峰会论坛 企业快讯 商业快讯

县城消费真相:升级幻象背后的衰退隐忧

2024-12-18来源:冰川思想库编辑:瑞雪

近期,关于县城与一二线城市消费是否平权的讨论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话题的兴起,源于过去几年县城经济快速发展,消费水平显著提升的现象。

在过去数年间,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县城的消费市场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星巴克、海底捞等一线品牌纷纷入驻县城,使得县城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社交媒体上,关于县城消费“中产化”的描述层出不穷,许多在外漂泊的打工者甚至产生了回乡躺平的想法。

然而,随着经济进入调整期,县城的消费市场也开始遭遇挑战。一些原本红火的商店和商业广场,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店铺转租和甩卖清仓的招牌随处可见。节假日的客流量也大幅下降,以往能达到3000至5000人次,现在却连1000人次都难以保证。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县城的产业空心化加剧和人口持续流失。一些增长乏力、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县城,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尽管有少数县城如江苏昆山,经济发达,堪比中小省会城市,但更多的县城却远离大城市辐射范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今年年初,一位短视频博主发布的《县城是真有钱啊,过年回家被自己穷笑了》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中,博主描述了江西某小县城的消费升级现象,刷新了人们对县城消费低端、匮乏的刻板印象。许多人开始认为,大城市在消费降级,而小县城却在消费升级。

事实上,县城的消费升级确实曾经真实且大面积地发生过。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千亿县”数量从9个增至59个。经济增长带动了民众增收,消费升级自然水到渠成。县城的商业市场也变得更加时尚摩登,一线商业品牌纷纷入驻。

然而,消费升级只是县城经济的一个侧面。剔除幸存者偏差的影响,真实的县城生活景象可能远非那般繁华。尤其是在经济步入调整期后,县城首当其冲,遭遇了增长乏力、商业活力萎缩的困境。一些县城甚至出现了人口流失、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只剩下“公务员经济”支撑。

全国共有1800多个县城,其中只有少数如昆山等发达县城能够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更多的县城则面临着人口流失、商业活力下降的挑战。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0年间,全国建制县(剔除县级市)人口流出的占比从73%增至87.9%。人口流失导致市场需求下降,进而影响商业活动的繁荣程度。

县城的消费市场也面临着价格竞争的挑战。一些一线品牌为了在下沉市场站稳脚跟,不得不带头卷价格。客单价较低的蜜雪冰城等品牌在县城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餐饮行业的降价风暴席卷县城,使得县城的消费降级现象变得更加触目惊心。

县城经济的繁荣被消费升级的叙事过度渲染了,而县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却被遮蔽起来。许多县城居民虽然月收入不高,但生活开销却不得不精打细算。在经济调整阶段,他们的消费行为只会愈发趋于保守。所谓的县城和一二线城市消费平权,其实是一个不太成立的伪命题。

我们需要摘下滤镜,抛开对县城消费升级的浪漫化想象,看到县城商业活力、消费动力衰减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并为县城以及县城经济的繁荣重新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