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互联网行业再度掀起烧钱大战,这一次的战场是AI大模型应用。曾经,团购、外卖、电商、旅游、网约车等多个行业都经历了类似的资本狂欢,如今,AI大模型应用的投流大战再次点燃了这场战火。
近年来,互联网大厂们大多选择低头精耕细作,鲜有大的动作。然而,随着AI大模型应用的崛起,一场新的用户争夺战悄然拉开序幕。智谱AI、月之暗面、百川智能、MiniMax、零一万物等国内“大模型五虎”,以及字节、腾讯等大厂旗下的AIGC应用产品,纷纷加入这场白热化的获客之战。
在这场大战中,用户增长成为了各大厂商的头等大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国内AIGC类APP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6170万,同比增长653%。海量用户的涌入,自然也推高了获客成本。头部大模型应用如月之暗面的Kimi、字节跳动的豆包,正逐渐将这场技术革命之战演变成比拼腰包的金钱游戏。
然而,与以往的烧钱大战不同,AI大模型应用的投流不仅仅是为了用户增长,更是为了训练数据的采购。高质量的数据对于大模型的训练至关重要,而目前只能通过外部渠道获取。因此,各大厂商纷纷选择投流获客,以获取更多的训练数据。
在这场大战中,月之暗面的Kimi表现尤为突出。其月访问量已经达到了2456万,断层式领先第二名的百度文心一言。然而,高额的融资与投流支出却并不能被新用户的付费率所覆盖。这意味着,目前的投流策略并不能留下足够多的粘性用户,这个亏本买卖显然无法长久经营。
为了弥补ToC业务的亏损,各大厂商开始探索ToB业务。然而,ToB业务虽然盈利模式比较清晰,但已经陷入由实力雄厚的大厂发起的价格战当中。阿里云、百度智能云等多位负责人曾透露,今年5月以后,国内大模型推理算力毛利率跌至负数。这使得大模型创业公司不得不面对更加艰难的现实。
在这场烧钱大战中,各大厂商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如何花钱。资本的聚集有利于加速技术的突破和行业的发展,但企业作为烧钱的具体操盘手,有义务更有责任把钱花在更有长期回报价值的地方。否则,他们可能只能进入到“怎样被BAT收购”的下一个阶段。
总的来说,AI大模型应用的投流大战已经拉开序幕。在这场大战中,各大厂商需要谨慎考虑如何花钱,以实现长期的回报和价值。同时,他们也需要面对大厂们的财大气粗和生态阴影,寻找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