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界
行业纵横 资讯速递 科技前沿 峰会论坛 企业快讯 商业快讯

从种地到进厂,国产综艺为何偏爱普通劳动者题材?

2025-05-12来源:钛媒体APP编辑:瑞雪

近期,国内娱乐圈又迎来了一档别开生面的真人秀节目——《进厂吧!兄弟》。这档节目由芒果TV精心打造,将九位娱乐圈的新星送往海宁皮革城,亲身体验从学习制衣到建立服装厂的全过程,预计于六月与观众见面。不过,观众对于节目中的“进厂”体验似乎抱有更高期待,希望能看到真正的生产线工作,而非浅尝辄止。

从节目模式来看,《进厂吧!兄弟》与之前的热门综艺《种地吧少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遵循着“学习-实践-收获-销售-价值提升”的流程。无论是直播劳作还是街头叫卖,“厂弟”们已经提前进入了角色,让人不禁思考,这是否又是一档预定爆款的综艺?

前有《种地吧》的成功在前,后有《进厂吧》的紧随其后,国产综艺似乎对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情有独钟。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同类节目,观众也开始流露出审美疲劳,直言“真的没时间陪你们内娱闹了”。尽管如此,国产综艺对于“接地气”题材的热衷依然不减。

作为行业标杆,《种地吧》至今依然保持着高热度,不仅捧红了一群原本默默无闻的艺人,还成为了国产综艺造星和IP打造的成功案例。受其影响,芒果TV推出了田园助农真人秀《田间的少年》,优酷则打造了海岛建设真人秀《岛屿少年》。尽管场景和形式各异,但“土地”始终是这些节目的核心元素。

然而,《进厂吧!兄弟》在借鉴《种地吧》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九位少年不仅要学习服装设计、选材、打版、剪裁和缝制等全过程,还要从零开始建设自己的服装厂。相较于《田间的少年》直接采摘成熟农产品和《岛屿少年》的大包大揽,这档节目更专注于养成过程的呈现。

不过,想要复制《种地吧》的成功并非易事。养成系的魅力在于陪伴感、参与感和成就感的叠加,而《进厂吧!兄弟》中的服装制作周期相对较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观众感受到养成的快乐是一大挑战。嘉宾之间的化学反应也至关重要,而“厂弟”们虽然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但名气也可能成为双刃剑,影响养成效果。

在调动观众情绪方面,进厂体验相较于种地也存在一定难度。中国人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而服装产业链则更具地域特色,受众群体相对较小。农田耕作中的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更加具象化,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绪冲击,而工厂环境则相对舒适,难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国产综艺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关注,既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内容创新的一种尝试。从早期的职场综艺聚焦光鲜职业,到如今关注农民、工人等更生活化的职业,综艺内容逐渐贴近普通人。然而,随着节目热度的提升,一些节目却逐渐偏离了初衷,嘉宾们享受着流量红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引发了观众的不适。

无论是种地还是进厂,作为综艺节目的呈现形式,都离不开流量的支撑。然而,打着农民和工人的旗号,却让观众感受到与普通人的距离感,这无疑是对节目初衷的一种背离。如何在追求热度和保持初心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国产综艺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