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美国存托凭证(ADR)周四下跌7.6%,尽管美国股市基准指数标普500指数上涨0.4%,创下自2月底以来的最高收盘价,并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在全球贸易战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阿里巴巴的业绩表现不佳,主要因为营收未达预期,显示出商业环境面临逆风,同时其人工智能驱动的云业务收益也未能满足华尔街的预期。
阿里巴巴截至3月31日的第四财季营收为2364.5亿元人民币(约合328亿美元),低于伦敦证券交易所汇编的分析师预期的2379.4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代表销售额同比增长7%,较三个月前的8%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是一年多来最快的增长之一。
阿里巴巴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摊薄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收益为12.5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2.94元人民币。尽管净利润从一年前的较低基数近乎翻番至123.8亿元人民币,但仍未达到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1203%,部分原因是阿里巴巴的股权投资收益。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2%至298.5亿元人民币。排除股权激励费用、无形资产和商誉减值等项目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A)同比增长35.5%至326亿元人民币,与分析师预期相符。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吴敏芝表示,上一季度和整个财年都证明了公司“用户至上,AI驱动”战略的持续有效性,核心业务增长持续加速。他说:“在强劲的人工智能需求推动下,云智能集团的季度营收增速加快至18%,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淘宝和天猫集团的客户管理收入本季度增长12%,反映了在用户体验和有效变现方面投资的持续影响。”
阿里巴巴的支柱业务淘宝和天猫集团,包括两大在线市场,在3月份季度创造了1013.7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这代表同比增长9%,而上一季度为增长5%,分析师预期为978亿元人民币。该最大业务部门的调整后的EBITA同比增长8%至417.5亿元人民币,高于预期的393亿元人民币。阿里巴巴表示,EBITA增长主要得益于客户管理服务收入的增加,部分被用户体验和技术投资增加所抵消。第四财季客户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至710.8亿元人民币,而上一季度增长9%。
淘宝和天猫是阿里巴巴主要部门中唯一亮点。面对美国高额关税,海外商业业务受到的影响超过华尔街预期。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DIC)3月份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22%至335.8亿元人民币,而三个月前同比增长32%,分析师预计销售额为350亿元人民币。国际部门,包括Lazada和类似Temu的AliExpress,自去年12月底季度超过云业务后,已成为按销售额计算的第二大部门。该部门的调整后EBITA亏损同比收窄12.5%至35.7亿元人民币,但仍比预期的34亿元人民币亏损更糟。
吴敏芝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承认“全球贸易法规的不确定性”可能构成逆风,但他补充说,ADIC仍有望在下一财年实现盈利。
“国际业务未达预期,但我不确定这是否是因为AliExpress受到关税影响,”M Science分析师张文奇说。“我觉得有趣的是,他们没有强调与美国有关的任何事情……这对我来说感觉有点刻意为之。”
云部门在3月份季度的业绩喜忧参半。包含阿里巴巴AI相关项目和为外部客户提供计算能力的云智能集团,创造了301.3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同比增长18%,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99亿元人民币。这是继上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3%之后,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阿里巴巴表示,云收入增长加速主要得益于AI需求。公司将其归因于公共云收入更快地增长,包括AI相关产品的采用率增加,这显然受益于中国新兴公司DeepSeek掀起的热潮。
然而,阿里巴巴云的调整后EBITA同比增长69%至24.2亿元人民币,低于预期的28.3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EBITA环比下降22.9%。EBITA利润率意外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至8%,而预期为9.5%,下降0.4个百分点。
“备受瞩目的AI业务和阿里云的计算业务都低于预期,”北京互联网智库海屯负责人李成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