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界
行业纵横 资讯速递 科技前沿 峰会论坛 企业快讯 商业快讯

中国短剧出海新趋势:超六成译制剧坚持中文配音,文化输出再升级

2025-05-15来源:钛媒体APP编辑:瑞雪

近期,海外短剧市场掀起了一股由中国短剧译制作品引领的热潮,这些作品不仅占据了热门榜单的前列,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坚持中文配音并辅以外语字幕,吸引了大量海外观众的关注。这一现象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据ADX海外短剧版数据显示,在最近一周(5月5日至5月11日)的海外短剧热榜中,译制作品占据了显著位置。在TOP 50的译制短剧中,有23部作品采用了纯中文配音,占比高达46%,较4月份同期的38%有了显著提升。还有8部作品同时提供了中文和外语两种配音版本,占比16%。这一数据表明,中文配音的译制短剧在海外市场的接受度正在不断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TOP 10的头部译制短剧中,中文配音的比例更是高达60%。这些作品不仅热度不减,而且在跑量效果上也表现出色。例如,《请君入我怀》的海外译制版《Bound to the Tyrant's Heart》,在持续投放的49天内,累计热值达到了583.3万,上周更是以256.8万的热值位列海外短剧热榜第四名。这一成绩无疑证明了中文配音译制短剧在海外市场的巨大潜力。

那么,为何这些译制短剧会选择坚持中文配音呢?DataEye研究院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从成本和效率的角度考虑,中文配音相较于真人外语配音,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员和时间成本。在短剧出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速度往往决定了一切。因此,采用中文配音并辅以字幕的方式,无疑能够更快地抢占市场先机。

其次,从观众体验的角度来看,原版配音往往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更加协调、自然的观影体验。对于海外观众而言,虽然中文配音可能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但通过字幕的辅助,他们仍然能够领略到原版剧情的魅力。相比之下,如果采用AI配音或真人外语配音,可能会因为配音与画面之间的不协调感而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中文配音的译制短剧还承载着文化出海的重要使命。通过这些作品,海外观众不仅能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还能够感受到中国影视作品的独特魅力。这种文化输出不仅有助于培养海外市场的审美和用户习惯,还能够逐步消解西方媒体对中国长期塑造的刻板印象。

一些译制短剧还巧妙地融入了中国的经典流行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观赏性。例如,《家里家外》的译制版《The Family We Build》就使用了《青花瓷》和《上海滩》等经典歌曲的翻唱版作为背景音乐,为作品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中国风情。

中文配音的译制短剧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们凭借独特的文化魅力、高效的制作流程和良好的观众体验,赢得了海外观众的喜爱和认可。随着短剧出海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相信中文配音的译制短剧将会在未来继续发光发热,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