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名为Happy City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Happy City)的中国香港餐饮企业,凭借其独特的泰式火锅业务,正式向纳斯达克递交了招股书,计划在美股市场上市。这家企业目前仅拥有三家火锅自助餐厅,却在2024财年实现了131.97万美元的净利润,其背后的故事引人关注。
Happy City的上市之路,正值中国香港餐饮业经历疫情重创后的复苏期。2019至2022年间,受社交距离限制和旅游业停滞的双重打击,中国香港餐饮业整体市场规模下降了17.3%,火锅行业更是遭受重创,市场规模暴跌42.9%。然而,随着2023年防疫措施的解除,行业迎来了复苏的曙光。2024年,中国香港餐饮总规模回升至1117亿港元,火锅市场也恢复至74亿港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Happy City的业绩波动成为了行业复苏的缩影。2023财年,面对特色火锅店行业整体规模下滑的困境,Happy City仍实现了约675.44万美元的收入,但净亏损达到了108.58万美元。然而,到了2024财年,得益于防疫措施的取消、餐厅恢复正常营业以及食品销售价格的上调,Happy City的收入增长至829.51万美元,并成功实现了131.97万美元的净利润。
Happy City的扭亏为盈,得益于其三大策略的有效实施。首先,公司进行了价格调整,提高了食品售价,以覆盖更广泛的消费人群。其次,通过成本优化措施,Happy City与供应商成功谈判并找到了新的成本更低的供应渠道,使得整体毛利率从2023财年的11.4%上涨至2024财年的27.3%。公司还大幅削减了营销费用,2024财年的营销费用较2023财年减少了近七成。
然而,尽管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改善,Happy City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中国香港餐饮业面临着租金与人力成本的双重挤压,Happy City也不例外。另一方面,随着内地通关政策的放开,中国香港居民北上消费成为趋势,本地餐饮业平日晚间客流相应下降,节假日跌幅更甚。这些都对Happy City的未来发展构成了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Happy City选择了差异化生存策略。在传统火锅品牌陷入同质化价格战的情况下,Happy City以泰式火锅切入市场空白,用“名菜+火锅”组合重构消费场景。这一策略不仅避开了与海底捞等巨头的正面竞争,还通过稀缺性食材与体验溢价打开了利润空间。
目前,Happy City旗下拥有“泰金锅”及“牛牛殿堂日式火锅放题”两个餐饮品牌。其中,“泰金锅”是中国香港十大特色火锅连锁中唯一的泰式火锅品牌,主打“名菜+火锅”组合,SKU达120种。通过自助餐模式与分级限时等运营策略,“泰金锅”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客群并增强了用户粘性。
然而,随着Happy City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在新加坡市场开设新店,其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一方面,新店可能面临同质化竞争与分流风险;另一方面,公司现有的净流动负债达91.83万美元,需要通过上市融资来缓解资金链压力。在健康饮食趋势下,高性价比与食材新鲜度将成为竞争核心,而Happy City的进口食材策略可能推高成本。
尽管如此,Happy City的创始人林德成与关淑怡仍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他们拥有丰富的餐饮经验并曾管理过米其林星级粤菜餐厅,这为Happy City带来了供应链资源与高端客群导流。他们相信,通过精准定位、场景创新及运营提效,Happy City将能够在小众赛道中实现持续增长。
Happy City的IPO历程,不仅折射出中国香港餐饮业在后疫情时代的韧性与创新,也揭示了其面临的隐忧与挑战。这家仅凭三家门店冲刺美股的“迷你连锁”,能否在资本市场上成功突围,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