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界
行业纵横 资讯速递 科技前沿 峰会论坛 企业快讯 商业快讯

大模型价格战白热化,豆包降价后谁将接棒?

2025-01-03来源:钛媒体APP编辑:瑞雪

在科技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大模型赛道的价格战已持续整整一年,并且似乎没有减缓的迹象。就在新年前夕,阿里云宣布了其2024年度的第三轮大模型降价策略,其中通义千问视觉理解模型的价格降幅超过80%,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不久之前,火山引擎的Force大会上,除了豆包的隆重亮相外,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便是价格的进一步下调。目前,豆包视觉理解模型的输入价格仅为0.003元/千tokens,这意味着1元钱可以处理284张720P的图片,价格优势显著。

回顾去年5月,豆包通用模型pro-32k版的推理输入价格仅为0.0008元/千tokens,价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举措迫使阿里云对其三款通义千问核心模型进行降价,降幅高达90%。而百度智能云则更加激进,宣布文心大模型旗下的两款主打产品——ENIRE Speed与ENIRE Lite,将全面免费开放,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然而,在这场看似激烈的价格战中,也伴随着不少质疑声。豆包的价格真的足够便宜吗?为什么大模型厂商要如此热衷于价格战?未来,价格还会是决定企业能否拿到订单的关键因素吗?

要理解大模型厂商的定价策略,首先需要了解大模型的商业模式。目前,各家提供的服务主要分为三种:基础服务(模型推理)、模型精调和模型部署。其中,基础服务是各大科技公司降价的主要战场,即标准版模型的推理费用。这部分定价又细分为输入和输出两部分,根据输入和输出的token数量进行计费。

在降价策略上,各大厂商都存在一定的“套路”。例如,豆包的通用模型Doubao Pro-32k的输入价格虽然便宜,但输出价格却与一些同行持平甚至更高。同样,最新的豆包视觉理解模型Doubao-vision-pro-32k在输入价格上有所降低,但输出价格却相对较高。这种定价策略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需要仔细比较。

不过,尽管价格战中存在一定的“套路”,但不可否认的是,降价确实为中小开发者降低了成本。然而,对于稍微深入的使用,如模型微调和模型部署,这两项服务的价格并没有太大降幅。这意味着,各大厂商降价最狠的其实是轻量级的预置模型,而性能更强悍的“超大杯”模型的实际降价幅度并没有那么夸张。

那么,为什么这些厂商要如此热衷于价格战呢?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字节跳动作为后来者,需要通过价格战来制造热度,吸引用户和客户的关注。豆包不仅在B端市场通过降价让利来吸引客户,还在C端市场投入巨额广告费用,试图打造一款用户数量断层式领先的AI软件。

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如预期。尽管豆包投入了大量广告费用,用户活跃度仍然不算高。这使得字节管理层开始反思,认为像豆包这样的AI对话类产品可能只是AI产品的“中间态”,未来更低门槛、更“多模态”的产品形式可能更具落地可能。

站在用户的角度,大部分用户愿意为能够带来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买单。这些价值不仅包括解决具体问题,如提升工作效率、提供情感陪伴等,还包括符合政策方向等。更重要的是,AI公司需要具备找到具体客户并交付的能力,这考验的是AI公司在技术和产品之外的能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大厂商开始意识到仅靠发布一个免费的应用并不能为公司带来直接收益。C端用户量增长困难,获客成本提升。因此,他们需要更多地触及那些愿意付费的B端客户,如金融、政务、汽车等行业。然而,这些行业往往竞争激烈,需要各家公司通过价格战来打造标杆客户,为之后的市场拓展铺路。

尽管如此,价格并不是决定未来市场竞争的唯一因素。技术能力的提升同样至关重要。随着OpenAI等领先企业的技术突破,如o1模型的推出,国内大模型厂商也开始意识到技术成本的重要性。他们纷纷推出类似o1的模型,并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路径以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深度推理性能。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价格仍将是一个重要因素,但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行业的发展,技术能力将越发关键。只有不断提升技术、降低成本、优化服务的大模型厂商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淘汰赛中脱颖而出。